农民工老了
第522期
摄影/吴家翔
编辑/王崴
▲黄昏时分,北京五环外的一处建筑工地旁,55岁的老范坐在马路牙子上吃着他的晚饭。三个馒头、一袋混合着豆腐干、花生米和零星肉食的小菜,共价值5元。路边熙来攘往的车辆扬起的灰土,被他就着馒头咽进了肚子里。像老范这样的老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,中国人最忧心的“未富先老”的挑战已经抢先一步在农民工群体中显现。摄影/吴家翔 编辑/王崴
▲河北人老辛今年59岁,四年来一直在工地上给人做水暖工程,来北京之后他最奢侈的就是花八十多块钱给自己买了件衣服。
▲老辛的两个儿子,大儿子在承德修摩托车,小儿子去了三亚做房地产,家里的12亩地,8亩平地都包给别人种了,每亩每年收入1100元,剩下的山地老伴在种谷子。
▲老辛一家都漂泊在外,只有过年才能聚在一起,他每年到年底能省下4万块钱。
▲老辛和几个工友挤住在一间宿舍里。晚饭时工头请喝酒,12块钱一瓶的牛栏山。他们在食堂买了三个小菜和几个馒头,一顿饭就这样凑合过去了,但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。
▲像老辛这样的老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,根据今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,在中国目前的2.73亿农民工里,50岁以上的占到了17%,总数超过4600万人。
▲建筑、运输等行业工作又苦又累,年轻人越来越少,活跃在这些行业的多是50岁以上的“老人”。这一本应在家颐养天年的群体,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或存钱养老而漂泊在外。
▲老冯在工地上开货梯。他的父亲去世得早,家里条件差,高中毕业时也没法安置工作,又赶上男女比例失调,所以他一直独身。去年,他把自己的三亩地给兄弟种,然后跟着同乡的包工头来到北京。他说自己活了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,觉得哪儿都不如家里好,但为了赚些钱养老,却要在这个年纪背井离乡外出打工,每月能挣2500块钱。
▲外梯墙上贴着的资质证书上显示老冯的年龄是58岁,可他看起来有近70岁的模样。
▲晚上下班后,老冯回到宿舍吃饭。他的晚饭是5个包子,一个1块钱。宿舍里太热,人又多,老冯一边吃饭一边拿毛巾擦汗,屋里弥漫着浓重的汗味。
▲老冯在公用盥洗室里擦洗身体,这里居住着上百位农民工,环境简陋,空气污浊,但即便如此,为了多赚一些钱,仍然有很多人委身于此。
▲老何家在河南,57岁,家里有四个孩子,最小的还没结婚,他说结婚要用钱,老婆身体又不好,只好出来打工。
▲老何的儿子在人民日报下面一个杂志工作,他珍藏着儿子的一张名片,尽管已经揉得皱皱巴巴,但他仍然当宝贝一样。有时工友会跟他开玩笑,说他儿子是假记者,这让他非常伤心。
▲老范来北京五六年了,一直在工地上给人铺地暖,每年能挣3万块钱。他有一儿一女,女儿嫁了人,儿子在杭州打工,但却不知道犯了什么事被判了十年刑,法院寄了一纸传票到家里,他追去杭州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,于是继续在外漂泊。他说儿子快出来了,总得赚钱给他结婚。
▲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,高龄农民工是一个身处于夹缝之中、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。无论保安大哥还是保洁阿姨,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,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%,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.7%。
▲老高在清扫大兴某小区前的一条街道,他65岁,儿子在北京卖二手车,他就跟着一起来了北京,每个月收入2000块。
▲老徐的工作是在工地上给墙体贴保温板,他今年58岁。
▲老郭和老伴是辽宁丹东人,他们也是跟着老乡一起出来打工,老郭在工地上做些零活儿,老伴在住地给大家做饭,这样两个人可以多一些收入。
▲老郭怕热,他们租住的房子不通风,他总是睡不好,于是问工头借了个电扇。
▲田阿姨65岁了,黑龙江漠河人,以前在幼儿园做保洁,现在在北京大兴做环卫工人,她和老伴在北京一个月的开支是900元。
▲田阿姨说还没想过什么时候回老家去,她说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。她有一儿一女,一个孙子一个孙女,孙子今年12岁,已经快跟爷爷一样高了。
▲当整个社会还在纠结于延迟退休政策时,老年农民工群体则无声地演绎着“延迟退休”的苦与累。如今国内不少地方都明令“严禁60岁以上农民工一线作业”,但老年农民工的人数却一再冲高,归根到底,未富先老是根本原因。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担子,挣钱不仅仅是为了养老,也是为了养家。
黄昏时分,北京5环外的一处建筑工地旁,老范坐在马路边,他面前的水泥地上摆着两个馒头和一袋混合着豆腐干、花生米和零星肉食的小菜,这是他的晚饭,价值5元。正是晚高峰时期,路边熙来攘往的车辆扬起的灰土被他就着馒头咽进了肚子里。
老范1960年出生,家在河南商丘,家里有六亩地,老伴种些花生小麦自己吃。因为干旱,地都包不出去,于是出来打工,先后去过郑州,天津和西安,他来北京已经五六年了,一直在工地上给人铺地暖,每年能挣三万块钱。有一儿一女,女儿嫁了人,儿子在杭州打工,但却不知道犯了什么事被判了十年刑,法院寄了一纸传票到家里,他追去杭州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,于是继续在外漂泊,他说儿子快出来了,总得赚钱给他结婚。
像老范这样的老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,根据今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,在中国目前的2.73亿农民工里,50岁以上的占到了17%,总数超过4600万人。统计数据清晰地显示:2009年至2012年,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与总量连年冲高,且从业以制造业、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,其中尤以建筑业为重。
山东鱼台人老冯在工地上开货梯,每月能挣2500块钱。资质证书上显示他的年龄是58岁,可他看起来有近70岁的模样。老冯的父亲去世得早,家里条件差,高中毕业时也没法安置工作,又赶上男女比例失调,所以他到现在还没结婚。去年,他把自己的三亩地给兄弟种,然后跟着同乡的包工头来到北京,他说自己活了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,觉得哪儿都不如家里好,但为了赚些钱养老,却要在这个年纪背井离乡外出打工。现在,他唯一坚定的事就是再怎么困难也要回家过年,因为家里身边都是邻居,可以聊天,温暖,但在北京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,太孤单了。
河北人老辛59岁,四年来一直在工地上给人做水暖工程,来北京之后他最奢侈的就是花八十多块钱给自己买了件衣服。他的两个儿子,大儿子在承德修摩托车,小儿子去了三亚做房地产,家里的12亩地,8亩平地都包给别人种了,每亩每年收入1100元,剩下的山地老伴在种谷子,他们一家都漂泊在外,只有过年才能聚在一起,老辛叼着烟,掰着手指头算,他每年到年底能省下4万块钱。
当整个社会还在纠结于延迟退休政策时,老年农民工群体则无声地演绎着“延迟退休”的苦与累。如今国内不少地方都明令“严禁60岁以上农民工一线作业”,但老年农民工的人数却一再冲高,归根到底,未富先老是根本原因,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担子,挣钱不仅仅是为了养老,也是为了养家。
根据《中国青年报》2012年7月12日的报道,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《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》中显示,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,城镇达到84.7%,每人月均退休金1527元;农村只有34.6%,每人月均养老金仅74元。
而在澎湃新闻名为《上亿老年农民工,他们的养老谁来管》的报道中指出,就中国而言,2.73亿的农民工大多数正是在从事这样一些低报酬、没福利、无保护的“穷忙”工作或“转包”工作。无论血汗工厂还是建筑工地,无论保安大哥还是保洁阿姨,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,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%,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.7%。因此,当许多老一代农民工为中国城市建设贡献了二十年后,突然发现原来没有购买过社保,无法在城市退休,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仅仅只有每月80元的杯水车薪,就算家里有几亩责任田,但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而人多地少、种田不赚钱的状况,迫使众多高龄农民工不得不留在每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,继续奋斗到终究将扛不动钢筋、挑不动砖瓦的那一天。
高龄农民工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,一个身处于夹缝之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;中国人最忧心的未富先老的挑战已经先一步在农民工群体中显现;高龄农民工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原因,也许暂时难以从根源上化解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作为。
如果改变不了老人们还要继续工作的现实,那至少也要在他们工作的当中,给予更好的待遇和保障,如何调整、落实养老保险政策,使之能够惠及每一位曾为中国经济洒过汗、出过力的普通劳动者,这才是中国式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。
【完】